“驴友”请收藏|“荒野求生”的必备技能
- 2025-05-12 00:27:57
1人组织野游
6名“驴友”被困
多部门彻夜搜救
救援费应该由谁承担?
4月17日
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公布一则
驴友野游救援事件后续处理情况
该省有关部门对
3月2日前往庐山西海丛林中
走失的6名徒步探险人员
追缴救援费用20000元
并对组织者邓某某追缴救援费用4000元
据了解,今年3月2日,邓某某组织39人前往庐山西海未开发区域游玩,并向每人收取58元往返车费。旅游期间俞某、南某某等六人因体力不支掉队致迷失方向,随后与旅游团领队联系,领队并未理睬。无奈之下,六人向当地公安派出所和救援队伍求助。
当地风景区管理机构组织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公安干警、蓝天救援队、镇村干部和熟悉山路的群众等多路救援力量携带相关救援装备立即赶赴事发山区搜救。经过13个小时的紧张搜救,3月3日早晨8时18分,救援人员终于在一处山崖下发现了6名“驴友”。
被困者俞某、南某某等六人进入的是严禁涉足的未开发未开放区域,本次救援产生的相关救援费用共计两万四千元,其中20000元由六人自行承担,而组织者邓某某承担4000元。目前相关救援费用已经全部追缴到位。
近年来
不少人喜欢追求刺激、打卡野生景点
但野外活动风险较大
缺乏户外运动知识和对大自然的敬畏
会给自己带来风险
↓↓↓
1
2025年2月8日,一名18岁的湖北驴友独自穿越秦岭鳌太线,失联10天后获救。
据央视新闻报道,3月17日下午,记者从陕西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孙某在获救医治康复后主动来到太白县,接受违法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孙某非法穿越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其行为已构成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的违法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执法人员对孙某作出罚款5000元的处罚决定。
2
2024年10月26日,江西5名任性“驴友”不顾当地群众劝阻,执意徒步进入江西省奉新县百丈山未经开发的山区“天狗岭”探险,由于不熟悉路况,加上下雨降温,5人全部被困。当地群众及时报警求助。
救援人员经过18个小时艰难搜救,将5人全部救出。
事后,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相关负责人约谈当事“驴友”,对其违反政府管理规定,擅自进入未开发开放区域探险行为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并要求5名“驴友”作为完全民事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
经过协商,综合考量旅游者过错程度、个人承担能力和悔过认错态度,5名“驴友”共同承担2万元救援费用,并签署了《具结悔过书》。
3
2024年7月,4名游客前往新疆尼勒克县旅游,擅自闯入冰川无人区被困。当地消防救援大队接警后,第一时间启动救援,并协调某旅游公司的三架民用直升机及救援马队前往事发区域开展救援工作。事后,派出三架直升机进行搜救的某旅游公司、合作社马队以及向导,向4名游客索要救援费用,但游客却拒绝承担。于是,4名游客被告上法庭。经过法院调解,4名游客当场支付了救援费用。
近年来
“驴友”被困事件
时有发生
掌握一些“荒野求生”技能
很有必要
↓↓↓
爬山时迷路被困如何自救?
设法发出求救信号
如遇危险,要保持冷静,减少体力消耗,及时拨打报警电话或发出求救信号,原地等待救援,千万不要心存侥幸,盲目尝试其他路径。
1. 掌握SOS求救法
SOS是国际通用的紧急求救信号,在摩尔斯电码中用三点三横三点来表示。
夜间可用手电发出三短三长三短的灯光求助,用手掌或布遮挡光源来控制灯光。
白天可用镜面反射来替代灯光,发出求救信号。
2. 其他国际通用的求救信号
国际民航组织(ICAO)规定的受困求救信号,是在地面摆出较大的三角形。
积极寻找水源
山谷底部、绿色植被下、草食性动物足迹频繁处很可能有水。在树木嫩叶上套上塑料袋,植物蒸腾作用也会在塑料袋内产生凝结水。
搭建临时庇护所
可因地制宜或利用折断的树枝、树干、石块等搭建临时庇护所,以应对恶劣天气或野兽袭击。
出发前切记这4点
关注预警
出发前密切关注当地天气状况,如遇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天气预警,应立即中断行程,切勿冒险出行。
准备充分
携带好装备物资,包括衣物、食品、饮料、应急药品、常用登山工具、手机及移动电源等。
路线评估
切勿擅自冒险前往未开发、未开放的山区、林场、保护区、峡谷、江河、湖泊、水库等危险区域,提前做好路线评估。
跟随专业向导出行
尽可能跟随具有户外经验的专业团队一同出行,可以最大限度远离风险。
户外活动
要依法依规进行
户外探险爱好者
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要切实增强
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
素材|中国应急管理
监制 | 刘东 校审 | 罗玄
编辑 | 刘蕊
原标题:《“驴友”请收藏|“荒野求生”的必备技能》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