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
- 2025-05-03 06:31:21
提示:此条目的主题不是浮黎元始天尊。
玉清元始天尊(北京市白云观藏)
道教
教義和要素
道
無爲
清静
逍遙
三寶
修道
羽化飛昇
守一
神仙
真人
炁
太極
阴阳
五行
八卦
辟穀
内丹
外丹
道誡
符籙
法術
科儀
人物
老子
关尹子
文子
列子
庄子
鬼谷子
張角
张道陵
魏伯阳
许逊
魏華存
葛洪
寇谦之
陆修静
陶弘景
李弘真君
孙思邈
五祖七真
陈抟
王文卿
司马承祯
刘一明
邵元节
褚伯秀
陈景元
王重陽
丘处机
张三丰
陈撄宁
竹林七贤
道教人物列表
神仙
三清四御
元始天尊
靈寶天尊
道德天尊
皇天
后土
紫微
勾陳
南極長生大帝
太乙救苦天尊
先天尊神
西王母
东王公
聖母元君
斗姥元君
三官大帝
混元五方上帝(赤精子,水精子,中黃老,东王公,西王母)
五方五老
玄天上帝
雷聲普化天尊
天地山川百神
九皇大帝
太陽星君
太阴星君
北斗星君
南斗星君
太歲星君
魁斗星君
五嶽大帝
四海龍王
水仙尊王
金光聖母
雷公
冥府
酆都大帝
東嶽大帝
十殿閻君
五方鬼帝
陰陽司
判官
日夜遊神
黑白無常
聖賢仙真
盘古
女娲
伏羲
神农
黄帝
八仙
純陽祖師
九天玄女
骊山老母
百花仙子
虛寂沖應真人
三茅真君
黃大仙
慈航真人
護法太保
托塔李天王
中壇元帥
二郎真君
驅魔真君鍾馗
關聖帝君
關羽信仰
四大元帥
溫元帥
康元帥
馬天君
王靈官
玄壇真君
田都元帥
五營神將
法主公
民間俗神
福祿壽
天上聖母
台灣媽祖信仰
泰山娘娘
灶君
財神
门神
城隍
境主
福德正神
月老
文昌帝君
天醫真人
包公
保生大帝
開漳聖王
廣澤尊王
靈安尊王
三山國王
古公三王
九龍三公
西秦王爺
洪聖大王
車公
虎爺
七星娘娘
金花娘娘
臨水夫人
註生娘娘
武夷真君
巧聖先師
岳武穆王
姜太公
張仙
清水祖師
李弘真君
董公祖師
五府千歲
五年千歲
五福王爺
道教神祇列表
宗派
早期
黄老道
方仙道
成型期
太平道
五斗米道
正一道
张天师
天师道
古三派
楼观道
文始道/隱仙派
華山道
诸宗派
灵宝派
东华派
上清派
茅山宗
閣皂宗
重玄派
天心派
神霄派
清微派
净明道
閭山派
普庵派
太一教
真大道
全真道
龙门派
金丹南宗
正一道
玄教
天仙派
各地道教
中国大陆道教
香港道教
台灣道教
新加坡道教
日本道教
越南道教
朝鲜半岛道教
东南亚道教
典籍
道藏
云笈七签
易经
道经
道德經
老子想爾注
南華經
沖虛經
通玄經
文始經
淮南內篇
陰符經
黄庭经
參同契
太平經
悟真篇
靈寶五符經
五嶽真形圖
三皇文
靈寶度人經
大洞真经
西昇經
清静經
老子河上公章句
心印经
功課經
感應篇
定觀經
內觀經
胎息經
北斗經
玉樞經
玉皇經
三官經
抱朴子
玄綱論
化书
道教义枢
善書
洞天福地
玉京山
崑崙山
蓬萊山
洞天
十洲三島
十大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
七十二福地
道教名山
武当山
青城山
洞天福地
洞天
其他
道士
歷史
音樂
宫观
道教全国重点宫观
白云观
楼观台
道曆
中国道教协会
中国道教学院
道教主題查论编
元始天尊是道教崇拜的最高神靈,三清尊神之一,最早記載於東晉末年的靈寶經,及另一道教創世之神元始天王。相傳元始天尊與道同體,為混沌之中盤古大帝的化身,是宇宙的最高神,在天地開闢之際,向諸神現身說法演說經文,再輾轉下傳凡人。在唐代初期,元始天尊成為道教公認的最高神,民間廣泛製作其偶像,繼後與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合稱「三清」。道教神霄派典籍《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中说玉清元始天尊是至高神浮黎元始天尊与其后妃玉清神母元君所生九子中的长子[1]。
又称“玉清元始天尊”、“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2]、“玉清聖境洞眞元始天尊”[3]、“玉清聖境虛無自然元始天尊”[4]、“清微聖祖玉清元始妙道上帝”[5]、“玉清聖境虚无自然元始天尊妙无上帝”[6]、无上自然三宝虚皇大道元始天尊玉晨元皇大道君”[7]。
來源[编辑]
元始天尊的原型則是東晉初期出現的神靈元始天王,兩者都位於仙境玉京山之上[8]:634、644。「元始」表示宇宙中初始之氣[9]:100。在靈寶經中,元始天王變成天始天尊之下傳授道經的神靈。在唐代以後,一些道書又把元始天尊和元始天王合二為一[8]:635、637。有道經記載元始天尊名「樂靜信」,是一個奉道者,因修行而成為天尊,此故事來自佛教《六度集經》中須大拿太子,即釋迦文佛前世的故事[10]:75-76。
形象[编辑]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在東晉後期的《靈寶經》中,元始天尊磅礴於天地之間,開天闢地[8]:632-633、635,在天地初開時傳授道經,稱為「開劫度人」。元始天尊是世界的最高神,宇宙萬有之源,道的化身[8]:644、683,至高無上,與道同體[9]:95,也是道經的演說者,道教教主。最早記述元始天尊開劫度人的經書,是《太上諸天靈書度命妙經》等靈寶經[8]:690、638,當中許多經卷都敘述元始天尊向太上大道君等神靈說教[10]:71,是道教和佛教等一切教法的始祖[8]:677。在《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中,元始天尊在天地初分之際,將同樣先天地而生的「真文天書」,從道氣混沌的狀態,凝練成赤書文字,並通過五老上真,傳授給太上大道君、高上玉帝和十方至真等神靈。奉行靈寶正法的信徒,可以在大劫交周之時,得到元始天尊的垂愛護佑,安然度過劫期[9]:100、107。
發展[编辑]
在東晉以後,靈寶經創造的元始天尊逐步成為道教其他宗派共同信奉的最高神[8]:677。在6世紀中期,北方道教仍以太上老君為最高神,到7世紀的唐初,元始天尊取代太上老君成為道教主神[9]:98。在6世紀,信徒為了祭奠死者與祭祀祖先,開始製作元始天尊的石像,到唐代天尊造像更為普遍[10]:68-69。隋唐時各地道觀供奉元始天尊像,伴以左玄真人和右玄真人。唐代佛教批判元始天尊的形象是模倣佛教而來的,並非自古已有[8]:677-679。元始天尊原名樂靜信,因修行而成為天尊之說,更被佛教批評為自相矛盾,偽妄無知[10]:75。唐代,元始天尊與太上大道君、太上老君合稱「三清尊神」[9]:95。唐代末期,道士閭丘方遠在《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中把元始天尊編排在神譜的最高位置[11]:113。在宋代,道教逐漸推崇玉皇大帝,認為是太極界實際的領導者,而三清尊神成為道教象徵,元始天尊的地位並未有变,反之六御变为四御,太乙救苦天尊的地位有所下降[9]:112,反之玉帝升为天尊级别,与元始天尊同居大罗天。後來三清尊神改名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和道德天尊,沿用至今[12]:227。
影視作品[编辑]
1982年中國大陸電視劇《西遊記》:六小龄童飾元始天尊
1990年中國大陸電視劇《西遊記》:吳慈華飾元始天尊
2006年中國大陸電視劇《封神榜之凤鸣岐山》:唐国强飾元始天尊
2009年中國大陸電視劇《封神榜之武王伐纣》:唐国强飾元始天尊
2014年中國大陸電視劇《封神英雄榜》:沈保平飾元始天尊
2021年大陸版電視劇《千古玦塵》:李澤鋒飾炙陽神尊
2024年香港无线电视TVB电视剧《本尊就位》:鲁振顺饰元始天尊
注釋[编辑]
^ 佚名. 全文. 《無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經》. [2024-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1).
^ 林靈眞. 卷之九十六.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 佚名. 卷之十一. 《上清靈寶文檢》.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 佚名. 卷之一. 《太上靈寶朝天謝罪大懺》.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 佚名. 卷之二. 《道法會元》.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 林靈眞. 卷之四.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 [2022-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 林靈眞. 卷之八十. 《靈寶領教濟度金書》.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王承文. 《敦煌古靈寶經與晉唐道教》. 北京: 中華書局. 2002. ISBN 710103618X (中文(繁體)).
^ 9.0 9.1 9.2 9.3 9.4 9.5 劉屹. 《神格與地域:漢唐間道教信仰世界研究》.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ISBN 9787208097193 (中文(简体)).
^ 10.0 10.1 10.2 10.3 神塚淑子. 〈天尊像、元始天尊像的問世、流行與靈寶經〉. 李淞 (编). 《道教美術新論——第一屆道教美術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濟南: 山東美術出版社. 2008: 67–78. ISBN 7533026330 (中文(简体)).
^ 柏夷(Stephen Bokenkamp). 《道教研究論集》. 孫齊等譯. 上海: 中西書局. 2015. ISBN 9787547508855 (中文(简体)).
^ 朱越利. 《道教答問》. 北京: 華夏出版社. 1993. ISBN 7508002334 (中文(简体)).